西門慶豐宮位於彰化市富貴里,與彰化威惠宮開漳聖王廟為鄰,慶豐宮雖然占地面積及建築物不大,但歷史可是相當悠久,廟內被香火燻黑的匾額及神龕能感受到一股古色古香的味道,慶豐宮拜亭周邊有一塊重修碑記,簡短的描述自建廟到重修成現今廟貌的記事。
從碑記內容所記載的緣起,表示因為年代久遠,史冊無可考據,大略可知先民在清朝初年,來台開墾,因航具簡陋且大海險惡,先民乃攜奉故鄉神明天上聖母香火隨行護佑至台灣。
傳聞在嘉慶年間彰化縣治遍植莿竹為城,當時先民迎奉媽祖神像暫奉西門以護城佑民,信眾尊稱為「竹城媽」。嘉慶二十年彰化城改建為磚城並設置城樓,東為樂耕、西為慶豐、南為宣平、北為拱辰。
咸豐十年,地方仕紳為感念媽祖神恩護佑,遂於西門通往鹿港街處創建媽祖廟,名為「慶豐宮」,主神奉祀天上聖母,從祀千里眼、順風耳將軍及廣澤尊王。後來到了日據時代實施都市計畫,於明治三十七年(民國前八年)遷移至現址。
民國四年,一位蔡姓信徒獨立捐款整修並增建拜亭,民國六十四年再次重修,一直到民國八十四年,時任富貴里里長見廟宇年久失修,倡議重修慶豐宮,在地方仕紳樂於捐助下,於同年五月動土興工,九月完成興建,廟貌煥然一新,並在十月廿一日舉行安座大典。
民國九十八年,因彰化市公所實施道路拓寬工程,加上廟宇年久失修等因素,慶豐宮不得不配合重修改建,但當時經費拮据改建困難,幸由大西門福德祠信徒委員會協助下以及十方善信樂捐奉獻,得以順利完成,重新入火安座。
廟宇雖然在民國九十八年有重新改建,且根據其他紀錄者在民國九十九年所拍下的廟內畫面,彩繪相當新穎,而十年後廟內彩繪及匾額都已受香火燻黑,可見慶豐宮香火相當興盛,十年的時間又回到古色古香的景象。
留言
張貼留言